观展指南|穿越回东周时期苏博探访“中原与吴地间的文明交融”365买球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02 20:50:25点击:
365买球app官方网站365买球app官方网站夏日炎炎,苏博特展“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梳理了东周时期中原与吴地间的文明交融,热度有增无减。
这一展览是苏州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的第二场展览,汇集洛阳博物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与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近240余件/套文物,涵盖青铜礼乐器、铁器、车马器、建筑构件、金属货币等多种类别,从城市考古、礼乐、军事、融合等方面,梳理以洛阳为代表的中原与以苏州为代表的吴地之间交融共生的发展脉络,再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历史进程。
土器成陶,浑浑然蕴朴拙之气;色釉著彩,郁郁乎存敦厚之心。这,便是界首彩陶。界首彩陶的率真亲民使其成为淮河流域一枝独秀的“活态非遗之花”。2006年,界首彩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王京胜、卢群山被列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界首彩陶已化为一种民俗文化生活的符号,是淮北人民精神生活的具象印记,更是时代烙印之于民间的珍贵遗存。本次联合阜阳市博物馆、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界首市博物馆和界首市文化馆,遴选界首彩陶精品数十件,观名匠巧工,赏其朴质、感其情思,品味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趣。
展览聚焦苏州地区4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遴选70余件/套代表性作品,涉及织绣、雕刻、民俗实用3个大类18种手工艺,旨在集中展示1949年以来苏州国匠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以展述史365买球在线,梳理百年苏州美术史,共展出吴子深先生27件书画作品与70件/组文献资料,通过丰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的文献资料,全面呈现吴子深及其家族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之间的各种关联,展现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早期美术教育事业的一段重要历史。
作为艺术家的王绍强,多年从人文地理学研究入手,用考古学的原理与方法论界入创作。从西北到东南,从西南到江南,从观察研究到创作表现,一直在探索艺术的边缘。本次展览主题取自欧阳修《沧浪亭》中的四字,且借朱光潜先生“清光不辨水与月,落笔更如锥画沙”对联的意涵延伸,呈现艺术家王绍强以自然为源的创作理念,进一步在其艺术实践中突显与江南特有山水人文的在地对话。
“嘉实弥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展览共展示图片160张左右,实物41件,视频4条,包括“人生之路故土寻根”“蔚然成才矢志报国”“协力同心两弹一星”“战略前沿创新航天”“嘉木成荫墀耀万春”五个篇章,从求学、科研、生活等方面多角度生动记录杨嘉墀院士的非凡人生,凸显了杨嘉墀院士“爱国、创新、务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不仅鲜活展示了他学术生涯中极富个性化的印记,更真实记录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
此次展览精选院藏信件和实物展品56件(套),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明史育人的作用,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凝聚起奋发前行的力量。
信纸虽已泛黄,革命精神长存。让我们铭记峥嵘岁月,继承先辈遗志,将感动与崇敬转化为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转化为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本次展览包含天一阁珍藏古籍59件(复制件),一个“经典”配上一册古籍的展示方式,通过“修身劝学”“治国安邦”“民为邦本”“天下大同”“文化自信”五个贯穿一体的单元,从多个层面,生动展示寓意深邃的古典名句,并对名句进行释意,让观众深刻地体会用典的精妙意境,深刻地体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聚焦元人“玉山雅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由其文人精神为切入,遴选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九十多件作品对雅集的宴乐部分进行了演绎与重塑,从多角度赓续昆山文脉,旨在为江南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时代性的回应。
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市十个县级(市)区代表学校和市直属三所学校的“非遗进校园”成果,学生们围绕缂丝织造技艺、桃花坞木版年画、苏绣、制扇技艺、苏州泥塑、苏州灯彩、苏州彩蛋技艺等项目创作的逾300件作品,很多作品在不乏童趣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技艺水平。
江南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中国人精神家园里的重要文化意象,在诗、书、画、印,人文生活等多种艺术形式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可谓姑苏人文半江南,历史文脉源远流长,且现代化的发展又呈现了江南新貌。
荆州,以其境内的荆山而得名,所谓“荆及衡阳惟荆州”,原本为《禹贡》九州中相对偏远、弱小者,长期的割据使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楚文化。通过千百年的积淀,逐渐从蕞尔小邦发展成大国之都,从早期的边缘地位逐渐成为华夏文明的腹地之一。
春秋时楚国迁都到郢,荆州城开始崛起。秦王扫六合,荆州属南郡,因而后世常以南郡代称荆州。汉晋以来,相对安定的荆州成为了北方流民的迁入地。此后,荆州在发展中逐渐确立起作为军事重镇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也由九州之一逐渐演变为城市名,又因其处于沿江平原和丘陵而得名江陵。“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江陵。”
荆州地区的发展轨迹是有代表性的,对于了解华夏文明的形成、理解当代中国特点有着重要意义。本次《荆州——千里江陵》的特展,将分为“封国南土”“坚甲厉兵”“南国重镇”三个专题来开展,由吴文化博物馆、荆州博物馆主办,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提供支持,共展出156件/套文物,意在向观众们彰示楚文化的独到韵味,阐释荆州如何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后呈现出如今的面貌。
作为“新九州”系列展览项目的首展,展览分为“体国经野之道”和“定州”两个部分,展出的196件/套文物及非遗展品,为观众讲述早期华夏先民体国经野智慧、展示定州在数千年发展史中的起落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次“苏州非遗 能工巧匠”姑苏乡土人才精品展汇集了苏州市第三批“能工巧匠”31位,其中有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省工艺美术大师,也有40周岁以下、具有较高潜质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新秀。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他们携近年来创作的苏绣、核雕、玉雕、缂丝、明式家具制作、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凝结着创意与匠心的82件精品,集中呈现,展示苏州传统技艺技能“传承者”的匠心之作,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带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同期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将全面展示市直和十大板块教育系统立足于苏州深厚的文化传统保护,推进苏州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普及成果和优秀案例。“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非遗传承在传人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欣赏非遗之美,并有一批批年轻人巧运匠心、薪传非遗,将非遗更好地活态传承下去。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作为年湮代远的物质遗存,古树名木常以缄默无言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看古树,看似熟悉又陌生,古树看我们,不过是渺沧海之一粟。
据2023年市林业站的统计,苏州全市现存2307株古树。那么,你知道苏州市十大古树“寿星”是哪几棵树呢?5月18日,吴文化博物馆新展“树碑立传”将开展,快来这里寻找答案吧!
本次展览以“破/译之态(gesture for reorder)”进行主题命定。破开样本直观给到的视觉图像性,破开笔墨套娃化的经验图式,将对象可见的叙事性与不可见的精神性转译重组,折叠到个性化的笔墨实验之中。在“破”与“译”之间以“/”连接,强调“破”“译”两个概念的并列关系,而非线性推导的递进关系,以此消解“破之态”与“译之态”之间的单向关联,转而表达它们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发生与互为补充的状态。
本次《玄/素》展中的两位艺术家,蒋非默与田卫,分别对“玄素”作了精微的诠释。非默“守正用奇,大巧若拙”,田卫“字字古法,字中无笔,”。二者都在“立文字”的基础上又“离文字”,同出传统书法的绳墨之外。如同禅宗的第一义“不可说”,即“于相而离相”。
展览汇集吴文化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等共计113件(套)藏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古今并置,展示织造、篆刻、制扇等40余种苏杭工艺,糅合各朝代名家诗词365买球在线,从文房雅事、染织绣坊等江南意象,共同解读苏杭的雅巧与精致。
2024,时间履新不止,文明流动不息,我们开启丝绸之路下一站·犍陀罗艺术展。本次展览精选旅顺博物馆所藏,以犍陀罗地区造像为主的展品161件(组),并辅以大量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展现了丝绸之路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犍陀罗雕塑的独特艺术创造和美学,带领观众领略来自异域的佛教造像精品。
5月1日,“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启幕。此次特展,是继古罗马和古希腊特展之后,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世界文明史”系列展览的第三期。
展览以亚述帝国全盛期的君主——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约公元前668-631在位)为核心人物,从他帝王、军事家、学者、图书馆缔造者、猎狮勇士等多重角色切入,由他的传奇经历,扩展至他的城、、他的国、他的时代,生动呈现了一首激荡在美素不达米亚平原的王者史诗。
展览精选90余件馆藏漳缎精品,以中国绒类织物的优秀代表——漳缎为主视角,挖掘根植于苏州宫廷织造的优秀文化,通过“中国绒类织物风采”“绒中之冠——漳缎”“漳缎的纹样艺术”“漳缎的传承创新”四个篇章,明晰其产生的历史和发展脉络,突出技艺表现和当今的传承创新,力求展览的学术性与技术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相融汇。
此次展览,遴选了苏州湾博物馆和柳亚子纪念馆馆藏的名家、名人法书六十余件,约略涵盖了近现代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也包括吴江地方名人的作品。同时,吴江图书馆馆藏的近代稀见图书文献也同期组合展出,以飨观众。
原标题:《观展指南|穿越回东周时期,苏博探访“中原与吴地间的文明交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